以下是針對日本vcci認證 (Voluntary Control Council for Interference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)的核心標準及測試項目的綜合說明,依據(jù)最新規(guī)范(截至2025年7月)整理而成:
1.核心標準:
·EMI測試標準:強制依據(jù)CISPR32(國際標準等同采用),要蓋信息技術設備(ITE)和多媒體設備(MME)的電磁干擾控制。
·適用產品范圍:
ClassA類:工業(yè)環(huán)境設備(如服務器、工業(yè)交換機),限值較寬松。
Class B類:家用環(huán)境設備(如筆記本電腦、路由器、便攜設備),限值更嚴格。
·特殊產品標準:燈具類需符合J55015,家電類需符合J550149。
2.無EMS測試要求:VCCI僅管控設備對外電磁干擾(EMI),不要求電磁抗擾度(EMS)測試,與FCC認證模式類似。
日本VCCI認證測試項目詳解:
1.電磁發(fā)射測試(EMI):
·傳導騷擾(Conducted Emission)
頻率范圍:150kHz-30MHz19。
限值要求:
設備類型 準峰值限值 平均值限值
Class A ≤79 dBuV ≤66 dBuV
Class B ≤66 dBuV ≤56 dBuV
常見失敗原因:電源濾波器缺失、PCB布局不合理。
優(yōu)化對策:在電源輸入端添加X/Y電容+共模電感。
·輻射騷擾 (Radiated Emission)
頻率范圍:30MHz-6GHz(2025年擴展至6GHz)。
限值要求:
設備類型 30MHz-1GHz限值 1GHz-6GHz限值
Class A ≤40 dBuV/m ≤47 dBuV/m
Class B ≤30 dBuV/m ≤37 dBuV/m
常見失敗原因:高頻信號線未屏蔽、天線設計缺陷。
優(yōu)化對策:增加金屬屏蔽罩、使用鐵氧體磁環(huán)。
2.測試設備與環(huán)境要求:
·輻射測試:需在3m/10m電波暗室進行,使用對數(shù)周期天線/雙錐天線。
·傳導測試:需配置人工電源網(wǎng)絡(LISN)及接收機。
·樣機要求:至少2臺滿負荷運行樣機(如服務器需加載典型軟件)。
日本VCCI認證流程:
1.前期準備:
·成為VCCI會員:
繳納入場費(約3,300 RMB)及年費(6,600-53,000 RMB,按會員等級分級)。
需提供企業(yè)注冊信息及日本代理授權書(非日企強制)。
·文件提交:技術手冊、電路圖、日文說明書、標簽設計圖。
2.測試與整改:
·預測試(可選):非認證實驗室摸底測試,成本約正式測試的30%。
·正式測試:在VCCl認可實驗室(如Intertek、SGS)完成EMI測試。
·整改復測:若失敗(常見于傳導騷擾),需1-2周優(yōu)化設計。
3.發(fā)證與標識:
·審核通過后獲VCCI符合證明,產品需標注:
Class A:注明“符合RF輻射條款”的標簽。
Class B:基礎VCCl標志(綠色圓形C字)。
日本VCCI認證費用與周期:
測試費:2,000-3,500 RMB(基礎EMI測試)。
總周期:1-2周(測試)+1周(文件審核),總計2-3周。
延誤風險:整改復測增加1-2周,文件不全延至4周。
日本VCCI認證建議聯(lián)系授權實驗室加速認證(如**藍亞檢測:13632500972(Benson))獲取詳情,規(guī)避合規(guī)風險。